鲟鳇鱼(1028斤达氏鳇被渔民误捕)

文|科学虫洞

你敢相信淡水鱼能长到一千多斤重吗?在我国黑龙江省,曾经有渔民误捕一条达氏鳇鱼,它的体重达到1028斤!这条鱼最终被国家以22万元的价格收购,那么它后来怎么样了?

渔民误捕千斤达氏鳇

2018年5月19日,黑龙江抚远市的3位渔民如常入江打渔,起网时却发现比平时沉很多。三人合力使劲,等到船靠岸时才将鱼取出来。

把鱼取出后,渔民们惊呆了!原来,他们竟然捞上来一条长达3米多的达氏鳇。经过上称测量,这条达氏鳇体长3.59米,体重达到了惊人的1028斤,年龄超过100岁。

这条雌性达氏鳇是抚远市40多年来,首次捕捞的体重超过千斤的达氏鳇鱼。抚远市水产局与抚远鲟鳇鱼保护协会负责人,急忙赶来现场了解情况。

工作人员到来后,大手一挥,花22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条达氏鳇。随后,他们将达氏鳇运到活鱼车间做全面检查和救治,幸好大鱼只是体表有伤,内脏并未受损。

1028斤的达氏鳇,后来怎么样了?

救助达氏鳇的工作人员表示,等达氏鳇把伤养好了,他们会对其进行人工繁育。达氏鳇每2年繁育一次,6月初为繁殖期。

据了解,达氏鳇的鱼苗长到20厘米左右的长度,就可以放归黑龙江了,这条达氏鳇进行人工繁育的话,预计能产下100多万尾鱼苗。

不过,达氏鳇对水质要求较高,比较“娇气”,可能有很多鱼苗无法活到成年,因此还需保护。而繁育成功后,1028斤的达氏鳇会被转移到抚远鱼博馆生活。

把达氏鳇放到鱼博馆,一方面能防止它再次被渔民误捕上岸;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科普工作,增强人们对达氏鳇的了解。


水中活化石:达氏鳇

达氏鳇又名鲟鳇鱼,是鲟科、鳇属软骨鱼类。现存鲟科共有4个属,我国有2属,分别是鲟属和鳇属。

鲟属中,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中华鲟,有“水中大熊猫”之称,濒临灭绝。

鳇属中有2种较为出名,一种是欧鳇(欧洲鳇),分布在里海、黑海等水系中;另一种就是达氏鳇了,分布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

达氏鳇是白垩纪时期存续下来的古生物种群,曾跟恐龙一起生活,被称为“水中活化石”

达氏鳇标本

它们性情凶猛,属于大型肉食性鱼类,是我国江河中最大的鱼种。这种鱼寿命较长,通常能活50年以上,也有长到100岁的。

自然界中的达氏鳇性成熟晚,雄鱼初始成熟年龄为12年以上,雌鱼为16-20年。一条2.3米长、80公斤重的性成熟达氏鳇,年龄一般是18-20岁。

达氏鳇标本

达氏鳇肉质鲜美,是餐桌上的一道珍馐。在古代,由于其体型大、性凶猛,不易捕捉,因此通常是给达官贵人享用的。从唐朝开始,黑龙江的达氏鳇就是专门进献给皇上的贡鱼

在现代,达氏鳇也不便宜,曾经卖出过一条50万元的天价。不过比起鱼肉,人们更看重它的鱼卵。

达氏鳇产卵多,品质极佳,用它的鱼卵做成的鱼子酱,是世界公认的顶级美食,价格十分昂贵,被称为“黑黄金”

据了解,国际市场上的野生鱼子酱,一公斤最高能卖到3万元,是妥妥的“天价美食”。然而,对口腹之欲和利益的追捧,也威胁到了这些鱼类的生存。

上世纪,由于过度捕捞、环境污染等因素,黑龙江野生达氏鳇的数量一度减少,体重一千公斤的达氏鳇几乎消失了。1998年,达氏鳇被联合国认定为濒危物种,如今它的濒危程度还是“极危”

中国人工养殖达氏鳇技术领先全球

为了保护达氏鳇的野生种群以及满足市场需求,科学家开展了人工繁育的研究。野生达氏鳇的性成熟时间对于人工养殖来说太长,因此要培育出长得快、品质好的品种。

经过人工繁育驯化,养殖的达氏鳇可以摄食配合饵料,性成熟年龄缩减至8年左右。除了达氏鳇雌雄鱼的配对养殖外,专家还研究了达氏鳇+史氏鲟的杂交繁育模式。

在研究人工养殖鲟鳇鱼的过程中,给达氏鳇人工受精存在一个难题。雌鱼的产卵巢构造比较特殊,是U型管结构,管子长、鱼卵多,中间的卵就会排不出去。

科研人员从人体微创手术中获得灵感,研究出了达氏鳇的侧切手术。先给雌鱼做检查、准备手术台。

把雌鱼放到手术台上,在输卵管切开一个2-3厘米的小口,就能把U型管中的卵全部挤出了。最后将雌鱼的伤口缝合好,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,伤口就能愈合。

得益于科研人员的付出,我国的达氏鳇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成熟,推广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。一方面,野生鱼群得到保护;另一方面,也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。

家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石振广,本来在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工作,在研究鲟鱼的过程中发现了商机,果断辞职创业。他来到云南建立养殖基地,搞起了鲟鳇鱼的人工养殖。

石振广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也不忘带着周围的几百户农户一起发家致富,让当地变成了一个大基地。

据了解,他们养殖的达氏鳇,鱼卵做成鱼子酱,主要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;商品鱼的鱼肉主要销往东南亚和国内的大中城市。如今,我国国产鱼子酱已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,占据了全球约70%的产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文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声明:去钓鱼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科学虫洞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udiaoyu.com/b/771.html